Page 29 - 张家口政协
P. 29
民国初年在商业上从京、津两地挤进了一股新的势力与山
西商号争夺市场(怡安公司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他们
在互相间侵吞中,把戏曲活动也视为招揽顾客的一种手段。其
二也是为了他们在竞争之余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想起了家乡戏
(河北梆子),这使张家口的河北梆子开始兴盛起来。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庆丰茶园”建成。继十三旦(候
俊山)、元元红(郭宝臣)唱了开彩戏后,从天津请来一名“河
北梆子”演员名叫小巧翠。她衣表举止特别,上下台坐人力车,
被时人视为新奇,故纷纷入庆丰园观赏坤角,小巧翠在张红极
一时,民国四、五年间姚德宝一家子来张,初期演唱河北梆子,
后来改唱京剧。张宝魁民国七年来张,每月八吊包银。他师傅
叫张吉仙,因此他有小吉仙之称。和他一起配戏的刘明山(现
年八十六岁)也是每月八吊,同住“吉庆园”。演出剧目:《高
三上坟》、《错中错》、《破洪洲》、《七星庙》等。在他前后来张
的还有:梆、黄兼唱的曹福全、何雅秋、姚文海等人。曹福全
(红净),每天包银四十元白洋(当时一块银元值八百二十个制
钱,二十七个制钱买一斤白面)。何雅秋是文武齐下的旦角,他
的武功好,出手特别惊人,在张家口首献其艺时振响山城。他演的
《泗洲城》、《阴阳河》,被视为佳剧。民国九年小达子红来张,
献演《诸葛亮吊孝》,也受到了高度赞扬。与他同时期的演员有:
俞鸿岩(前期唱梆子,后改京剧)、石区贞等人。民国十二年马
玉红和丈夫马凤林来张。马玉红工青衣胡生。其夫是贴身鼓师,
为马玉红在张家口享有盛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随同他们一起
来张的还有:陈俊涛、陈艳涛姐妹俩。俊涛工青衣兼小生,艳
涛工小旦。其后又有赵月楼、赵月樵夫妇俩来张献艺,月楼武
生,月樵花旦。同他们一起配戏的有:马展云、小金钢钻、子
都生、玉石娃娃等。上演剧目:《柜中缘》、《哭长城》、《花田错》、
《玉堂春》等。民国十四年李润喜和其弟闻讯赶来张家口献
艺《大上吊》、《玉虎堕》、《大登殿》、《见皇姑》等,影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