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张家口政协
P. 28

浅谈河北梆子、评剧在张垣的衍流



                                                    童光范       王维中


                                    文化艺术的繁荣,乃孕育在兴旺发达的经济之中。大凡繁
                                华的商埠都有相应的戏曲活动。
                                    张家口处于京都西北,紧倚长城脚下,为历代军事要塞。
                                明代建城堡(现堡子里),开三门,后辟小北门。清代属宣府辖
                                管,市内上、下东营驻有重兵。光绪中、下叶辟为商埠。随着
                                山西富商的会馆、钱庄、票号、汇兑的相继出现,清末时已成
                                为华北的主要商业城市,人称皮毛之都。故而戏曲活动十分活
                                跃。除山西梆子外、“河北梆子”、“评剧”、“京剧”都曾兴盛一
                                时。

                                                      一、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由山陕梆子衍变而来的剧种之一。早期称
                                直隶梆子”,又叫“京梆子”。它大约形成于道光年间,盛行在
                                光绪年间。究竟何时流入张家口地区,目前尚难确定。据《河
                                北梆子简史》说:“光绪年间旧园(按指张家口下堡南门外之翠
                                峰园),角色为一千红、十三红、二宝红、麻儿黑、天明亮、秃
                                丑、自来丑等最为著名”。当年在张家口名噪一时的十三旦(候
                                俊山)、小元元红(郭宝臣)天明亮、十三红(孙培亭)、狗儿
                                红、捞鱼罐、二宝红(薛宝昌)、一千红(王喜云)等无不擅长
                                两“梆”双栖。(既能演唱河北梆子,又能唱中路梆子)。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河北梆子进入张家口,晚则不过同光
                                年间,但以完整的河北梆子盛行在张家口时,当在民国元年左右。

                                                                                       2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