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4 - 张家口政协
P. 344
文 苑 掠 影
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如果从终极关怀角度来看,草原人那种
天人合一的完满状态,那种汪洋恣肆的生命力,那种充满真情
挚爱的精神生活,恰是现代文明生活中所丢失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应该保存下去的。尹歌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一上坝,我便被
吸引住了。我的眼前是海海漫漫的草野和无边无际的莜麦地,
草滩上是悠闲的羊群、马群,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生命力量。
我疲惫的心一下轻爽了,似有清水荡过全身。空气中弥漫着青
草、莜麦混合的香味,我觉得鼻孔不够用了,于是我张大嘴呼
吸起来。……我明白,一旦离开这个地方,我创作的歌依然苍
白无力,我为此感到悲哀。”这充分表达了现代都市人回到草原
所获得的深度生命愉悦,强调了草原精神的可贵。可是如果从
现代化的角度看,草原人的精神生活则又呈现出封闭保守的姿
态,它恰又是导致草原人生活充满苦难、幸福梦想无法得到实
现的原因,是应该抛弃的。究竟应该如何来解决这对矛盾呢?
在小说中,只是可以约略看出胡学文的选择趋向。他希望草原
能走向现代化,草原能过上富裕的美好生活,同时,又能避免
现代都市生活过分欲望化的弊端,也就是保持住草原美好诗性
的一面。但是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他似乎并没有找到什么理想
的解决方案。因此,我在感受到胡学文美好心愿的同时,更感
受到他不知美好心愿如何实现的疼痛,这也就是草原美好诗性
与匮乏的日常性死相纠结的疼痛。这种疼痛具有时代性,在今
天的文化语境下,似乎并没有解除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或许
也可以说,这个疼痛具有永久性,因为历史的进步总是以诗性
的减损为代价。我们所可能获得的胜利只不过是使这种减损变
成最小。
- 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