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张家口政协
P. 100

岁  月  回  眸




                                法。但是对此有人提出批评,说这是方向路线问题。当时,无
                                论是中央,还是各中央局、省委,对责任制都是反对、怀疑的
                                人多,支持、赞同的人少。在多数人不赞同的情况下我下定决
                                心把调查报告拿出来,意在说服更多的同志,以推动和促进生
                                产责任制的实行和进一步纠正党在农村工作上的“左”倾错误。
                                      建国以来,毛泽东一直很重视农村工作,很重视农业的发
                                展,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他说:“共产党领导机关的任务,就
                                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
                                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他也常讲:“历史上新的正
                                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
                                中曲折地发展。”比如,对农村基本核算单位放在小队搞的郭磊
                                庄的报告,毛主席批示,作为中央文件的附件下发了,就改变
                                了他原来主张“一大二公”的看法;对公共食堂,原来他主张
                                整顿和大办,后来,他经过调查研究,也下发文件,主张解散
                                了。所以,我在接受参加华北农村座谈会的任务后,便萌发了
                                一个信念:一定要直接向毛主席提出建议。
                                                       上书前后

                                      我将一份《关于推行“三包”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的建议》
                                写成了。在中央北戴河会议的第二天,我给张家口地委打电话
                                叫于力耕来北戴河。我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把这份建议“通天”,
                                直送毛主席。所以叫于来,把这个报告再斟酌、修改一遍。于
                                力耕来了以后,想说服我打消直接送毛主席的念头,没能说服
                                我,于是便在内容和文字上作文章,他提出“三包到组”的“包”
                                字不好,太敏感,批了多少年了,最好把“三包到组”改成



                                                           - 68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