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张家口政协
P. 103
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下)
我在报告中举例说:
张家口郊区东窑子公社,有几个生产队在今年春季,自发
地建立了常年固定的生产组,实行了“三包”生产责任制。我
去看了一下,效果很好。孤石生产队实行“三包”到组后,队
长既不用每天派活.也不挨门上户叫出勤了,连钟也不打了。
每天天一亮,社员就自动下地搞集体生产,中午,休息时间很
短,到了天黑还不肯回来。现在他们集体生产搞得很好,开小
片荒的很少。外东窑生产大队“三包”到组的一、二、三队,
种的 12 亩老根菠菜,平均亩产 6939 斤,5 月 12 日就上市了,
平均每亩收入 279 元多,斤价三分九厘三;未包产到组的第四
生产队的三亩老根菠菜,平均亩产 5757 斤,低于前者 17%;
晚上市两天,每亩收入 217 元多,低于前者 4%。目前生产组
与生产组之间的竞赛劲头很大。
报告列举了“三包到组”的七大好处,并针对一些反对意
见,进行有根有据的批驳。
有些同志说采用这种办法,实质上是把基本核算单位又下
放到生产组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果说现在生产队对生产
组实行“三包”是把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组了,那么,过
去大队对生产队也实行“三包”为什么还改变基本核算单位呢?
显然,“三包”到组,基本核算单位还是生产队。
可能还有人说,小组包工包产,虽然不是基本核算单位,
但是也有部分核算了。我认为核算一下也好。我们的工厂是全
民所有制的,还搞班、组核算,那么,生活队的生产小组搞核
算,又有什么害处呢?搞生产应该注意经济核算。我们现在领
导农业生产不注意经济核算,也是一个大毛病。
也有人说,小组包产以后,又有一部分分配权,不好。我认
-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