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张家口政协
P. 96

岁  月  回  眸




                                      那年,蔚县的粮食总产量是建国以来最低的一年。农民生
                                活困难到极点。群众竟将衣服、锄头卖掉,换高价粮食吃,甚
                                至有的卖儿卖女,外出讨饭。播种季节快过,大量集体耕地面
                                临荒芜,我对蔚县的这种情况十分焦急,便委派地区农林局长
                                吴介夫带工作组到蔚县常宁公社推行“三包到组”。结果,出现
                                了这样的新情况,一方面群众要求更彻底一些,实行“包产到
                                户”;另一方面,县、工委领导有顾虑,怕犯方向错误,连“三
                                包到组”都表示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吴介夫同志给地委打回
                                电话,请示怎么办。
                                      这时巧逢葛启到职。地委便召回工作组,召开党委会听取
                                工作组汇报。汇报后,解峰说:“看来常宁的问题工作组解决不
                                了,不去大干部不行,说服不了县委。”
                                      葛启当即表态点将:“那里有困难,就到那里去,就是毛主
                                席一贯教导。我去跑一趟。何明、亢杰和我一块去。”他扭头对
                                秘书张铎说:“你也去,告诉蔚县县委,我们要边走边看边调查。
                                也请他们用事实讲话。”
                                      此时我已经卸职,准备收拾行装回省。常宁推行“三包到
                                组”是我提出的,但眼下要搞“包产到户”,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我却不能同意。当葛启、张何明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则认为:
                                “包产到户作为生产经营的一种辅助方式是有好处的,但最好
                                不要推广。”
                                      29 年后的今天看,当时我和葛启的认识不一致,反对葛启
                                推广“包产到户”,还是我的思想保守了些。







                                                           - 64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