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张家口政协
P. 287
重及其自群繁育的马匹,都具有命名时的共同基因型及其表现
形状和生产性能,因而,均应视为不同类型的张北马。
张北马不但有美丽的外貌,健壮的体格,优良的遗传性能,
更重要的是有很高生产性能和地方适应性。据测定,未经锻炼
的带驹母马,在牧道上跑 1500 米,才用 2 分 47 秒 5;带驹
母马单马拉胶轮车,载重 1150 公斤,在草滩上行程 15 公里,
只用 2 小时 15 分 20 秒;最大载重测定,带驹毋马单马拉胶
轮车在一般牧道上行进,开始载重 1000 公斤,每隔 5 米加重
一次,至总重 2550 公斤,不加驱赶,自动行走 370 米,仅用
4 分 25 秒,役后精神状态正常,呼吸、脉搏稍有加快,短期
休息,很快恢复;耕地测定,两匹骟马拉一犋七寸步犁,耕砂
质栗钙土茬子地,耕深 16 公分,耕宽 29 公分,4 小时耕 4.9
亩;不经常使役的母马 2 匹,在同等条件下,4 小时耕地 3.56
亩,役后精神状态良好,脉搏、呼吸稍有加快,短期休息,即
可恢复。这种马不但在坝上气候寒冷的环境中发育良好,而且
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仍能发育正常,特别是在南部
气候条件较好的省、市,生产发育更好,故有张北马坝上产、
坝下育之说。正因如此,张北马命名后,各级报刊、杂志广泛
宣传、登载,很快闻名全国,深受全国各地人们所喜爱,前来
参观、学习、购买者络绎不绝。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
山西、陕西、新疆、甘肃、宁夏、天津、北京等 14 个省、市、
区及大型军马场都从我县购买过张北马。据 1985 年统计,从
1951 年至 1985 年的 35 年间,我县共繁育张北马 9.5 万匹,
向全国各地提供张北马就达 7 万多匹。各地购回后,有的作为
改良种畜,有的用于农田畜力,有的拉车跑运输。在我省各地
也都可以看到张北马。农村生产责任制前,我县 200 万亩耕地
是以张北马为主要畜力耕种的。这足以说明,张北马于六、七
十年代在农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重大贡献。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马匹农役的作用越来越小,张北马的数量也
明显减少,但张北马因其固有的优良性状,仍受着人们的欢迎。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