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张家口政协
P. 286
特点。经测定,张北马平均体高达 150cm,体长 154cm,比
当地蒙古马高 11cm,体长 8.5cm,最大挽力 410 公斤,比蒙
古马高 30 公斤,经常挽力比蒙古马提高一倍,且速度快、劲
头大,1 分 40 秒能跑二里半地。
张北马虽然命了名,但张北人民和畜牧工作者并不以此为
满足,他们发现这种马虽然跑得快,但持久力较差,挽力不大。
为此,他们在 1964 年,将张北县庙滩牧场改为张北马匹育种
试验场,专门从事张北马的改良育种工作,并提出了新的张北
马育种方案,又从苏联引进体格粗壮、蹄子象盆子大的重挽公
马,开始对命名了的高蒙杂一、二代母马进行改良杂交,产下
了高蒙重杂种马。这种马毛色以栗、骝、黑色为主,体质健壮,
骨骼粗壮,颈较厚,蹄质坚实,眼大有神,耳直立,结构匀称
紧凑,体幅宽广适宜,前、中、后躯结合良好,鬈甲明显,性
情温驯而有悍威,适应性强,人称“大蹄蹲子马”,挽力较高蒙
杂种马明显提高,属于以挽为主的挽乘兼用型马种。当时的这
种马真是宝贝兰蛋蛋,一匹种公马售价一万元。张北马匹育种
试验场工人反映,卖一匹种公马,全场工人一个季度的工资都
用不完。200 匹基础母马所产的马驹,买客都争不停,还得到
省、地畜牧水产局要分配指标。1974 年,为了增加张北马的
数量,提高其生产性能,全县广泛开展了高蒙重理想型公、母
马的自群繁育工作,对达不到育种指标的马,继续用重挽公马
交配,所产后代称之为高蒙重重,体型外貌和身躯结构与父母
双亲基本一致,很少出现分离现象,遗传性能稳定。
这样,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杂交改良,带来了多种类型如高
蒙、高蒙重及其自群繁育的高蒙重重以及其它各类马匹,由此造
成了体型有轻、重之分,用途有乘挽并用以乘为主和挽乘兼用以
挽为主的多种类型,如此一来,人们对张北马这个名称出现了分
歧意见,有人说高蒙是张北马,有人说高蒙重自群繁育马是张北马,
也有人认为所有的改良马都是张北马。实际上,高蒙是正式命名了
的,命名后加重是改造其缺陷继续维护这个命名,那么高蒙、高蒙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