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1 - 张家口政协
P. 341

十出现代戏的排演,还参与过现代戏剧本的创作。六十年代初,
                                传统连台本戏盛行一时。团里决心与此对着干,搞一个现代连
                                台本戏,将《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和《勇夺锅盔山》
                                编成《林海雪原》一、二、三本,而《勇夺锅盔山》的排练本,
                                就是由他和陈利华、陈胜华、昌殿华四位花脸演员搞出来的。
                                就是在这出戏里,他们受电影《高山滑雪》的启发,在全国首
                                创了运用京剧程式表现的“手持撬棍滑雪”的舞蹈场面,受到
                                各方面的好评。
                                    让张家口文艺界领导和同志们念念不忘的,还有萨和章为
                                张家口戏曲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自 1953 年始,他接受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察省撤销后,
                                改为河北省戏剧学校张家口分校)团长翟翼的邀请,在每日早
                                七时至十一时及下午演出之余,为学生任课授艺。整整三年的
                                时间内,他风雨无阻无报酬,更不知什么叫做节假日;教武功,
                                教基跳,教身段,教把子,认真严肃,倾注了全部心血与精力。
                                   1959 年,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局批准,在张家口戏校设
                                立京剧班,专为京剧团解决接班人的问题。萨和章受命主持这
                                项工作,提出了多科目、高速度、高质量、省时日的总体原则,
                                制定了注重普遍培养和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选调了赵金蓉、
                                昌殿华、师凤华、耿东云、陆通德、杨丽秋、葛英芳、张承凤、
                                赵承钰等有相当艺术水平、有教学经验者为教师。规范的教学
                                计划,得当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优厚的回报:这个班招收的三
                                十多名男女学生,1960 年 1 月入学,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对外
                                演出了《斩子》、《空城计》、《二进宫》、《贵妃醉酒》、《宇宙锋》、
                                《武昭关》、《甘露寺》、《双李逵》、《御果园》、《樊江关》、《钓
                                金龟》、《碰碑》等近二十出传统折子戏。到 1966 年 7 月毕业时,
                                不仅演出了《扈家庄》、《杨排风》、《盗仙草》、《《无底洞》、
                                《遇皇后》、《打龙袍》、《打店》、《打酒馆》等传统戏,还排演
                                了《社长的女儿》、《箭杆河边》、《红嫂》、《送肥记》、《越海插
                                旗》、《杜鹃山》、《红色交通线》、《龙马精神》等二十多个大中
                                小型的现代戏,涌现出张锦华等一批我市京剧界的后起之秀。

                                                                                      299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