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7 - 张家口政协
P. 337
演并在剧中饰演主要角色杨继业而获得成功的。在演出中,他
吸收了叶派的唱腔和表演风格,使此剧在各地巡演中,受到热
烈欢迎。当时,唐山京剧团曾主演过《节振国》的徐荣奎、张
海涛二位名家对此剧给予很好的评价,并向张家口京剧团学演
了此剧。
六十年代初,葛英芳参加了河北省在保定举办的导演训练
班和在石家庄举办的舞蹈班,观摩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京剧现
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和中南局现代戏汇演。学习观摩增长了他的
见识,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对如何用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表
现现代题材有了新的认识。他先后导演了《红嫂》、《送肥记》、
《柜台》、《江姐》、《杜鹃山》、《社长的女儿》等现代戏,为戏
曲的推陈出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另外,他参加了著名京剧《八
一风暴》的编排工作,该剧 1963 年在全国巡演引起轰动,最令
人难忘的是 8 月 20 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全体演员并合影留念。
葛英芳在剧中饰演的秦副官为小生行当,著名表演艺术家姜妙
香看过他演的秦副官后倍加赞赏,并风趣地说:“我们小生有饭
了。”
“活录音机”的雅号
葛英芳认为,作为一个演员,不但要做到对自己的本行精
通,还要象蜜蜂采蜜那样,吸取各行当的艺术长处,丰富自己。
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使他特别钟情于梅兰芳、程砚秋两位大师的
具有流派特点的演唱艺术,并摸索出了一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所以,京剧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中的旦角唱腔均由他
设计。由于当时条件差,没有录音机、录相机,出去观摩学习
全凭艺术感觉和大脑记忆。但葛英芳观摩一两次的戏回来再搞,
设计出来的唱腔和人家的基本差不多。如《佘赛花》、《桃花村》、
《画中人》、《红嫂》、《送肥记》、《柜台》等剧的唱腔设计都是
去京观摩一两次回来设计的,而且八九不离十。乐队的冯大中
等人佩服地说:“您可真是活录音机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葛英芳重又焕发了艺术青春,他导演的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