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张家口政协
P. 285

蜚声张垣剧坛的梨园世家

                                            ——简介刘德荣及其子孙们


                                                         李双山

                                    素有晋剧第二故乡之称的塞外山城张家口,有户蜚声剧坛
                                的梨园世家——刘德荣及其子孙们。自清末至今,时有百年,
                                几代传人,不乏名伶,其中“三山一婵”(刘明山、刘宝山、刘
                                玉山和刘玉婵),从艺在张,名噪京包沿线。由于他们对戏曲艺
                                术执著追求,不畏坎坷,把毕生精力付之山城。同仁提及,无
                                不交口称赞。
                                    刘德荣,艺名“云遮月”,山西省忻县忻口镇人,生于同治
                                八年(1869 年)。9 岁时与兄长刘德堂赴五台豆村学艺,为山西
                                北路梆子演员。曾与“二毛旦”卢凤桐共得“一枝梅”孙竹庵
                                传授。光绪十七年到张家口,在大兴园搭闹儿红(山西蒲州人)
                                班,与渭南黑等配戏。同善长武戏的“飞蛾”王天恩和“小昌
                                黑”谢天宝相处甚厚,并结八拜之交。所演《双宫诰》、《算粮
                                登殿》等戏闻名于山西、直隶一带。人传,一次演《九件衣》
                                时,有位老年观众见公堂对质巧云自刎一节,突然惊厥窒息。
                                众人赞其演出真切感人之余,戏谈“这哪是云遮月?简直成了
                                要命旦!”之后其另一艺名“要命旦”,不胫而走。当时流传的
                                “云遮月”和“要命旦”的轶闻趣话,都是刘德荣一人。光绪
                                十八年,适值徽班与梆子在京城竞技,他应邀赴京,在广德楼
                                与“元元红”郭宝臣、天明亮等合演,曾被召进宫廷献艺,所
                                演《双官诰》、《东宫扫雪》得慈禧欢欣,获御赐女蟒、凤冠和
                                古董。自此红极一时,成为山西北路梆子的佼佼者。
                                    刘德荣膝下有四子,除三子金山外,其余皆自幼喜好戏曲,在
                                父辈指点下,练功、学唱。1910 年2 月,名布雁北、绥包的弓富魁,
                                在原平城内搭台,请戏班给其父唱祝寿戏。刘德荣偕子同去,演《桑

                                                                                      243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