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张家口政协
P. 243

“这出戏我在北京想演一下,九天时间都没组织成功,没想到
                                在张家口一天就演成功了,张家口真有人才啊!”这是对我们的
                                鼓励,也是对我们期待。使我们大家感到,现在虽然是京剧滑
                                坡了,剧团解散了,年老退休了,但我们应该身退心不退,团
                                散艺不丢,相信京剧不会永远滑坡。
                                   1983 年我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1986 年我又光荣地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今年我才 63 岁,自己觉得对京剧事业尚未尽全
                                力,于是,就收弟子传授京胡艺术。几年来,教了两个得意弟
                                子,一名叫刘志刚,一名叫汪均。由于他们都勤奋学习,肯于
                                钻研,现在都能上场演出,成了业余京剧琴师。
                                    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京剧振兴工作。我觉得振
                                兴京剧得先从我们京剧工作者抓起。我们从张家口市京剧团退
                                下来的几位老演员也都有同感。因此,我们自发组织并经市有
                                关部门支持,成立了一个“群艺京剧社”,由陈胜华任社长,关
                                玉峰、葛英芳、张荣山和我分任副社长,聘请原市京剧团的陈
                                利华和探机厂退休的高级工程师李富成与该厂退休的技师徐木
                                两位京剧爱好者为顾问,吸收了不少京剧票友和原市京剧团的
                                转业演员、学员以及关心京剧振兴的戏迷们数十人为社员。三
                                年来,在固定地点每周聚会一次,有清唱,也有彩唱,演唱的
                                戏迷中老者高达 88 岁,小的才 4 岁,可见振兴京剧真是人人所
                                盼。
                                    我作为“群艺京剧社”的领导成员之一,又是“群艺京剧
                                社”的琴师,不光为社会上的戏迷们拉琴伴奏,培养新生力量,
                                还在自己家里训练后代积极参加业余演唱,为振兴京剧效力。
                                我的女儿邰艳是“群艺京剧社”社员,常在活动时间演出,现
                                在已能唱传统戏和现代戏数十出。我的外孙侯鹏飞才 1l 岁,也
                                经常参加演出。
                                    我们组织“群艺京剧社”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
                                术,活跃山城文艺,把京剧普及到群众中去,吸引群众经常参加,
                                经常演唱,时间长了,就能出现更多的京剧迷。然后创造条件把这
                                个“群艺京剧社”再发展得大些,一周演唱一次变成每日演出一次。和

                                                                                      201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