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张家口政协
P. 215
“天一阁”三个大字,也是王先生的得意之作。
王先生善于交友,其中不乏忘年好友与成就突出的弟子。
他对上门求艺者总是以诲人不倦的态度传授书法技艺,毫不保
留。1991 年,在军界被誉为“铁骑师长”的郭延年在国防大学
深造期间,认识了王一新先生。王老被“铁骑师长”拜师学书
的诚意所感动,收下了这位“关门弟子”,郭延年白天攻读兵法,
晚上骑自行车赶到王老家攻习书法。王老看了郭延年同志的书
法作品后,欣然题诗相赠:“孔门三千七二贤,半桥后继有延年。
学晚进捷贵坚持,他日成就不等闲。”郭延年博采众长,对毛泽
东书法景仰备至,又反复琢磨“党内书法家”舒同的技艺,在
王一新的指导下,书法艺术水平大有提高。如今,这位曾因成
功地指挥我军首次装甲兵规模性夜间实战演习,开我军“坦克
夜战当主角”先河而闻名全军的“铁甲师长”,现又以“武板桥”
的美称享誉军内外。他的书法作品也流传到了国外。
(四)
我对王一新先生热爱“第二故乡”的举动十分钦佩。为了
使王老了解张家口的近现代史料,1989 年主动给他寄赠了几辑
《张家口文史资料》,万万没有想到,很快收到了王老的来信,
并给我题写了一首郑板桥的诗相赠。“东坡舆可太颠狂,画竹千
条又万行,袖里玲珑还有石,拈来压倒米元章。”我虽不懂书法
艺术,但看了王老的书作,认为清秀隽永,别具一格。于是复函
致谢并请王先生为《张家口文史资料》社会卷题词,很快,收
到了王先生两幅题词。其一为“史料的真实见证是从笔者手中
写出的”;其二为“以史为镜”。两幅题词已分别用于 21—22
辑中。1992 年,王先生的第一部书法作品出版后,就给我寄来
一册。同年,王先生还书写了“难得糊涂”条幅托人转我。此
条幅与郑板桥写的相比,确实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境界,令
我赞叹不已。王先生接到寄去的“社会卷上下”后,还书写了“今
古奇观”条幅寄给我,这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1993 年,出版
了全面反映王一新书法艺术的大型专著;1995 年,在王先生八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