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张家口政协
P. 210
德艺双馨 声名远播
——记张家口中山书画社名誉社长王一新
杨继先
(一)
著名书法家、钱币收藏家王一新先生,自号“残陶富翁”、
“半桥”、“糊涂人”,1916 年生于山西榆次北田镇伽西村,现
居北京。王先生幼时毕业于榆次长凝五高,他自幼聪敏好学,
虚心求教。七岁时,受其外祖父常立教的影响,开始学习书法。
初学颜柳,后攻篆隶。课外又得以陈盛甫、郑思孝老师的精心
指点。几十年来,王一新坚持夏不挥扇,冬不避寒,勤学苦练,
博览广学,其楷书以颜柳为基础,真、草、隶、篆每日必课,
经六十载之墨海研磨,对真、草、隶、篆书法艺术无一不精。
青年时代的王一新还曾显身手于金融界,酷爱钱币的收藏。早
在 1940 年,他就结识了古币收藏家方药雨先生,方对他的古币
收藏起了重大帮助作用。此后,他又蒙溥仪的老师金息候老人
指教,并于一年内在天津两次组织举办古币联展。1950 年,受
我国驻匈牙利大使黄镇之邀,在布达佩斯中国大使馆,王一新
将收藏古币 100 余种共 200 个稀有品进行陈列,深得国内外人
士的赞誉。半个多世纪的收藏,包括钱币、瓦当、化石、书籍
等,多为珍品。但不幸的是,王一新先生倾毕生心血收集到的
18 箱(匣)古钱币在“文革”中全都被抄,至今下落不明。王
老对此十分痛心。他说:“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损失,也是我们国
家不可弥补的损失。”“富贵于我如浮云”,王一新先生自号“残
陶富翁”,但居不过北京鼓楼下两间平房,直到 1994 年始解决
了新居,衣食如同普通居民。但王老却由“残陶富翁”变成了
精神富翁,这也是他的不懈追求。
古币古陶上拙朴苍劲的书法,新出土的甲骨金文、民间艺人不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