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张家口政协
P. 138
一步的认识,使我们向农民又靠近了一步。因而到 1948 年春末,
在“补训兵团”三个月的巡回演出中,我们的剧本直接地配合
了新兵部队的阶级教育,对这一教育工作起了推动作用。
平津战役开始,我们从太原前线赶回来随军进入平津,在
工人、学生、部队中间,宣传我军政策,进行连续演出,仅两
个半月时间,就先后在平津两市演出四十六场,观众在八万以
上。
十一年来,抗敌剧社在党的领导下,培养了不少的文艺工
作干部,这些干部分布在东北华北;改造了自己的思想和提高
了自己的艺术水平。但是我们的缺点尚多,经验还很不足,反
映战争、反映广大指战员的新英雄主义,创造为人民所喜闻乐
见的民族作风、民族气魄的作品与演出,还是太少。可是,我
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指战员的帮助下,在人民的哺
育下,在兄弟文艺团体和文艺先进单位帮助下,会把“为兵服
务”的文艺工作,做得更好。
1949年6月25日
忆《戎冠秀》在张家口的演出
胡 可
关于当初在张家口人民剧院演出过话剧《戎冠秀》这件事,
算起来到今天已经整整 36 年了。《戎冠秀》是我的一篇习作,
是记述“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同志当初的拥军事迹的,它写
于 1944 年初,当年夏天,由杜烽同志导演,在晋察冀边区演出
过几场,1946 年 4 月在解放后的张家口公演。以后就没有再演
出过了。时代在前进,人也在成长,后来戎冠秀成为著名的劳
动模范,建国以后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这篇反映她
当初事迹的戏剧,已被她自己的新的业绩、新的品质抛在了后
面,成了历史的陈迹。
戏写得并不好,主要是太拘泥于真人真事,有些场景象是生活的
素描,戏剧性是不强的。由于这个缘故,对于公演这个戏,我十分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