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张家口政协
P. 141

这个戏在根据地只演了有数的几场。
                                    张家口解放后,在宣化召开晋察冀边区参议会,我就到宣
                                化,以宣化剧院戏班子为骨干力量,排练了这个戏。由于时间
                                比较紧,各方面的条件也差,更困难的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不
                                深,只是“以词嵌调”,造成“调与情离”之弊,但在边区参议
                                会上演出后,还是受到了好评。回到张家口后,很多同志希望
                                能看到这个戏,因此决定在人民剧院继续演出。
                                    汪洋同志是对工作很热心的人,当时他和胡旭同志立即召
                                开了剧院全体同志的会议,积极支持《李自成》的演出。季明
                                同志搞舞台设计,胡旭同志亲自抓组织工作,演员也有了一些
                                变动;李自成由刘流同志扮演(《烈火金钢》的作者),李岩由
                                胡少安同志扮演。由于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演出效果大有提高,
                                一下连演十几场,为满足观众要求,有时还一天演两场,仍然
                                上座不衰,宾客盈门。后来因该剧用了不少宣化剧院的演员,
                                为了照顾宣化剧院的演出才告结束。
                                    《李自成》的演出,以历史为鉴,配合了广大干部的入城
                                教育,教育干部入城后,千万不能“飘飘然、昏昏然”起来,
                                时刻要以革命事业为重,不能脱离群众,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
                                同时对历史人物李自成形象的塑造,一扫过去在《宁武关》、《刺
                                虎》中对农民军的歪曲,为如何在舞台上塑造历史人物,提供
                                了一些借鉴。
                                    如果说这出戏的演出有些成效的话,是与人民剧院全体同
                                志的辛劳分不开的。
                                                 1982 年 3 月 21 日于北京
                                    编者注:作者在文内提及的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可能是察哈尔省人代会。


                                                                                       99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