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张家口政协
P. 188

细皮作坊,就数上堡辘轳把巷的德顺长皮坊年代长久。据说这家
                               关南作坊,早在道光初年就已创立,到我学艺时,已有一百多年
                               的历史了。

                                     二、源合祥股东的来历



                                    源合祥皮坊,成立于清宣统年间,开办时共有资本一千五百
                               两白银,分三股。大股东是阳原县城北关人,此人名叫李生河,
                               是咸丰末年生人。发家后,他给家族起堂名为“明德堂”。据其
                               所谈,他于光绪初年来张学“毛毛匠”,也曾倍受甘苦,不可言
                               状。
                                    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 年),年方二十六岁的李生河,同阳
                               原县东城杨姓财主,本县细皮巧匠王焕,蔚州人江连元合办商后,
                               在张家口南关道搭股开办起《长盛祥》细皮作坊。李任《长盛祥》
                               掌柜后,竭尽全力,艰苦创业。他不仅注重毛皮产品的质量,而
                               且还设法在品种花样翻新上费尽苦心。多年来,长盛祥经销的狐
                               肷马褂、三道玉马褂(也称青白肷)深受南客的喜爱。创业初期,
                               他生活比较俭朴,除请客外,一般同工友食一锅饭。有时外出办
                               事,只买三张饼,要盘素豆腐,便觉得满足。
                                    光绪二十年前后,张家口这个旱码头已经繁荣,国内南北商
                               人来这里做生意者逐渐增多。当时,上海有家栈坊,叫协兴公,
                               经常派商客王品山坐驮轿来张家口,和各细皮坊洽谈业务。经长
                               盛祥“跑街大旗”(即外联负责人)江连元介绍,王和李生河相
                               识,关系也较密切起来。一次,王品山承揽了一批包运私盐的买
                               卖,来找李商量入股一事。李平日胆小如鼠,生怕亏了本钱,只
                               答应认股五厘,并借口资金不足,让王暂垫资本。未及数月,王
                               来柜告李,分利已转柜上,李才如梦初醒,只恨自己当初出股太
                               少了。事隔多年,他还叹息:“咱北方人,总不如南方人胆子

                               - 182 -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