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张家口政协
P. 186

从事库伦、恰克图的茶叶等贩运活动,除了牛车外,还有骆驼。
                               据笔者初步调查:清朝乾隆年间,张家口有养牛车户五十七家,
                               多集中在张家口大境门外,南天门、外东窑,元宝山,西甸子,
                               乌拉哈达各村。最大的养牛车户是南天门殷氏,他家曾养牛千头,
                               车七百余,号称“吃饭大伙房,伙计查帐房,牛车没法数,只听
                               铁铃铛。”据传殷家的车铃是特制的,声音有别于其他车铃,由
                               铃音来辩别牛车,可见牛车之多,规模之大了。
                                    随着俄蒙贸易的发展,张家口养驼人家也多起米,张宣地区
                               养驼多是回民,张家口养驼大户是丁、马、郑、王、佟、闪几家。
                               最多的是宣化郝家,养驼多达四百头。随着养驼业的发展,张家
                               口驼店也较多,在深沟街就有亨利驼店比较出名。全张家口驼店
                               不下二十家,因驼店而得名的街道有东驼号,西驼号等。因为当
                               时这两条巷内都有较多的驼店。以位骆驼为生的人多达几千人,
                               成为一支可观的运输大军。
                                    山西茶商的贸易活动都是中世纪式的以物易物,即“我以茶
                               来,彼以皮往。”茶商以茶叶从俄蒙商人手里换回皮毛、鹿茸、
                               羚羊角、水晶、麝香、蘑菇、药材等贵重物品,张家口就是这些
                               货物的集散地。随着山西商人深入到恰克图进行经商活动,俄国
                               也形成了六大商帮,他们是:(一)莫斯科帮——经营呢绒、海
                               象皮、海獭及其他俄国货;(二)土拉帮——经营羊羔皮、猫皮
                               和小五金;(三)阿尔扎马斯克、伏克格拉帮——经营芬兰狐皮
                               和北极狐皮;(四)托波尔斯克帮;(五)伊尔库茨克帮——经营
                               皮革、貂皮、狐皮和毛皮套;(六)喀山帮——专营皮革制品。
                                    当我们在研究“塞上皮都”史料的时候,就会想到当年张家
                               口成为皮毛集散地的盛况,然而皮毛是怎样从俄蒙商人手中换回
                               来而又运至张家口的,我们就不能忘记昔日张垣茶商做出的努
                               力,他们的足迹,南至闽、浙、两广、北至恰克图,库伦、喀山,
                               毛斯格洼,在中华民族外贸史上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页。

                               - 180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