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张家口政协
P. 190
河却说:“他才学了二天半,懂得个甚!”并不相信后人也有可取
之处。李生河思想保守难以接收新鲜事物,因当时一些报纸,有
时爱捕风捉影,李便骂道:“少看这插风报,竟爱胡说八道。”
1925 年,在我学艺的第四个年头,西关街的信义德皮坊,
在西关街首先安装起电灯,在这以前西关街仅有四盏带罩的煤油
路灯,夜间行人极不便利。李生河听到此事,对我们说道:“也
不知挣了几个钱,倒安起电灯,他早晚也得垮。”事过不久,他
得知信义德皮坊所出电费不多,因光线明亮(与蜡相比),工人
夜间还可“打夜做”(加夜班),对柜上挺有利,他才同意长盛祥、
源合祥和其它分号都安上电灯。
这时,长盛祥原掌案(即二掌柜)王焕已故,负责跑外的江
连元,也因见李分利不公,二人发生口角离柜。掌案换成了常有
贵。(下设人员则有:管帐先生朱兆林、小先生黄左万、跑街梁
成英、小跑街郝金、伙伕老杨及其它工友和艺徒),共有二十六
人。长盛祥皮坊在张家口皮毛行业中,也早已成为有名的行头之
一。
三、皮毛行的九大行头
旧社会各行都有行会,行会制定出的行规,本行业人不得违
犯,各行推选出来行头,即是决策人,又是监督者。
在民国十年前后,张家口皮裘业(细毛行)、羔皮业有九家
有名的行头,现分记如下:
长盛祥细皮作坊,上文已叙,此处从略。
恒心成细皮坊,点设在下堡鼓楼西(当时人们习惯称为根
西)。掌柜姓牛,这家皮坊的发展有这样一段经历:牛掌柜原在
一家小字号商号学细皮手艺,出徒后曾另立过一个小皮坊,由于
- 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