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张家口政协
P. 184

建五夷山有茶山五千亩,茶场七座,每年把收来的茶叶,通过
                               水陆两路运至武汉,武汉有加工厂,将部分茶叶焙制成砖茶,
                               然后分类包装运至北京。茶到北京后,由茶庄再雇骆驼运到张
                               家口屯栈。每年茶事季节,张家口的骆驼队到了北京,从新街
                               口到西直门,骆驼一过就是几百匹,使北京交通几个小时阻塞。
                               张家口茶商的贩运活动,在老北京人心目中,也是记忆较深的。
                               大宗的茶叶运到张家口后,就屯集在栈房内,进行加工、分类、
                               加固包装。因此,张家口就形成了一支以加工茶叶为生计的匠
                               人,他们多是季节工,茶事一到就靠加工茶叶度日,茶事过去,
                               或种田或经商,这些人多住在现在的草场巷、深沟街、元台子、
                               冯窑厂一带。当时,因茶庄而得名的街道很多,如老茶店巷、
                               小茶店巷等。茶叶屯栈的栈房比较大的有:晋昌东栈,晋西昌
                               栈、大亨栈。清代有本书叫《茶市杂咏》里面有段对茶商的记
                               述:“清初茶叶均由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
                               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货物往还,络绎不绝。
                               首春客至,由行东至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
                               恣所为不问。茶事毕始结帐别去。”这里给我们写出了当年茶商
                               的财力情况和经商风度。笔者曾调查过一位从事过茶叶贩运活动
                               的老人,他回忆道:当年福建五夷山茶区,有张家口的茶山三十
                               多座,茶山的管理均由当地人代为经营,每年茶叶收购齐后,才
                               由茶庄派伙计到福建茶场、茶山。伙计们凭着什么进茶山呢?就
                               是那张“双龙红贴”,福建人一见红贴,就作揖施礼必恭必敬,
                               以上宾相待,并口称“财东”。茶叶的收购运输,均由当地人代
                               办,伙计只是看看帐,一切花销都记在帐上,只需记个大数,别
                               的细目就不过问了。茶叶运走后,伙计就离开福建北上,先至武
                               汉督促加工事宜,然后到北京,待茶叶运回张家口时,伙计就随
                               运茶的驼队骑马回张,这样一次南行就是半年多。这种伙计叫做
                               “跑南茶的”。这种人多选用精明能干,富于经商和应变能力的

                               - 178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