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张家口政协
P. 286
宣化的庙台戏
王鉴 温夫
(一)
古庙会之由来,为“酬神”、“祈年”而立,谓之曰“赛”。
“周礼祈年吹幽雅,击土鼓以乐,”演变的结果,“遂以娼优演
说杂剧……而今且梨园代之”。《宣化县志》记载的“娼优演说
杂剧”,也演变成庙会酬神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
宣化历来为边陲重镇。明太祖于洪武廿四年封其十九子朱
穗于宣化,因宣化为古之上谷郡,定名为谷王。洪武廿八年“就
藩”于宣化,驻城内皇城,立谷王府。
谷王“就藩”以后,曾命宣化总兵“永宁伯谭广”,对汉唐
以来的庙宇进行了“勅修”,也修建了乐楼(戏台)。清朝各帝
对庙宇和乐楼也续有新建或重建。康熙二十三年宣化设府,成
为南卫京畿;北连蒙汉草原,成为口北各县经济、文化的中心。
商路即戏路,宣化的戏曲活动由此出现了一番繁荣景象。
宣化南关和城内各街,号商云集。除了当地人经营的号商
以外,山西老客在宣化经营票行、钱庄、烟庄、糕点铺、铁器
铺像积厚成、隆盛昌、恒德成、太谷庄、大兴号、天兴恒、万
利源、永合太、同玉诚等。当铺有同记当、玉顺当、德兴当、
天兴当等,占据了宣化金融界很大比重。他们为了联络乡亲,
互通信息,设了太谷社、榆次社、汾阳社,张家口是会馆。这
些来自山西晋中的客商,为了扩大经营交往和商号影响,也请
来山西一些名伶,在商号内部打坐唱和唱庙会戏。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