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张家口政协
P. 290
轶事,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还很深刻的。一九三四年农历五月廿
五师范街八龙王庙唱戏,马三红〈马骥瑞〉他们正唱《乾坤带》,
刚唱到《哭殿》,天气骤变,下起了拳头大的雹子,把席片台都
打透了,打得伶人、观众乱跑乱钻。一场雹子,打散了一场戏。
(选自《宣化文史资料》第一辑)
眼 神
眼神,是戏曲演员表现角色复杂内心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
戏剧界前辈有“上台全凭眼,一切用法要心中生”的精辟说法。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提到,如果没有“眼神”,就无法把
情感表达出来,多么复杂的动作也吸引不了观众。著名川剧表
演艺术家阳友鹤也提到,一个演员眼神无力,就好似泥塑木雕,
没有灵气。
举凡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痴、嗔、怨、恨、惊、羞、
骄、媚、气、急、啼、笑、惶惑、恐惧、迷惘等各种复杂情绪,
都要靠眼睛表达出来。常用的有表现人物情绪呆滞,凝眸不动的
“定眼”;目光一瞬,回视胸窝的情眼”;双目圆睁、气势汹汹的
“怒眼”;沉思遐想,目光下沉的“呆眼”;嫣然一笑、回首凝眸
的“媚眼”;眼珠飞转,计上心头的“涮眼”;以及各种人物不同
笑态的“笑眼”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还把“笑眼”
细分为男女一见钟情的“微笑”,豁达开朗的“大笑”,讽刺讥讪
的“冷笑”,盛气凌人的“骄笑”,狂妄自负的“狂笑”,少女腼
腆的“羞笑”,谄媚取宠的“媚笑”,以及“恨笑”、“怒笑”、“假
笑”、“奸笑”、“嗔笑”,“疯笑”、“痴笑”、“傻笑”、“呆笑”、“苦
笑”、“哭笑”等。这些全靠演员平日严格训练。艺术造诣深厚的
演员都是对着香头(点燃)练习,上下左右,随香转动,并对着
镜子反复揣摩,久而久之,才能运用自如。 摘自《北京晚报》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