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0 - 张家口政协
P. 280

万全社火



                                                         柳玉山


                                    万全县的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逢年过节,踩高跷、跑
                                早船、推小车、跑驴儿(竹马)、斗狮子、耍龙灯、放焰花、演
                                蹦蹦儿(二人台)、唱秧歌、打座场、玩太平鼓、唱小曲等十几
                                种民间文艺活动在民间开展,其中最受欢迎、活动规模最大的
                                就是社火。

                                                       社火的由来

                                    “社火”起源很早,可追溯至隋唐年间。那时社火系指在
                                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有些地方也叫“射虎”,取其以正压邪求
                                吉祥之意,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所以一直
                                流传至今。万全县志则这样记述:“社火与秧歌皆年节后民间娱
                                乐之地。社火异于秧歌。秧歌登台演唱,社火则平地游舞;秧
                                歌有剧本,社火则毫无根据;秧歌角色各有专人,社火则随意
                                扮充;全班百余人,化装古今童女老少,形形色色,不伦不类,
                                无奇不有,始终如一,毫无变更,全班乱舞,杂以锣鼓之声。
                                其唱也皆系片段,并无标准,完全为取乐而设,数日即止。”这
                                段记述,说明社火与秧歌不同,也说明社火的角色形形色色完
                                全为取笑。
                                    万全的社灭据传在明末已很活跃,清代已具规模“百余人”。
                                人们最初在“三官”庙前点一堆火,人们围着火唱小曲,跳舞演
                                奏乐器,也演一些有角色的节目,但很粗糙,这就是万全最早的
                                社火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了,已

                                                                                      270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