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张家口政协
P. 80
岁 月 回 眸
我对这两位老部下用了“恳请”两字,刘一鸣和解峰相互
望了一阵,终于痛快地接受了任务,两人立即带工作组,分别
下乡调查去了。
刘一鸣到坝上的康保县,发现了屯垦公社达布沟大队这个
典型。达布沟大队原来是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达布沟、
孟家沟、卧虎石、王生贵营四个村组成,地处康保北边缘,与
内蒙古接壤。全大队 265 户,935 人,发展畜牧业有较好的条
件。但是,由于羊只集体饲养条件不足,许多羊圈在一起,羊
多圈小,晚上羊在一起压垛垛,母羊经常压得流产。特别是分
配上的“大锅饭”严重挫伤了饲养人员的积极性,而“一平二
调”、“共产风”又限制和打击了社员家庭养羊。结果,每年羔
羊繁活率只达 40%,所以畜牧业生产连年下降。
为了解决羊只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大队党支部和管委会发
动群众讨论,最后形成了羊只分散管理办法的决议。具体方法
是:集体所有的羊归大队所有,固定给生产队,由生产队组织
放牧和管理,实行分户饲养。草料和放牧人员的劳动报酬完全
由用户负担,按适龄母羊定产(一只适龄母羊一年生一个羔子)
一年一分成,大队分 3 成,生产队分 2 成,饲养户分 5 成,达
不到定产指标的由饲养户赔偿(每只羔羊赔 4 元钱,超产完全
归户所有)。群众把这种方法叫“三二五”、“草伴羊(养)”。大
队还规定,社员个人饲养集体的羊羔子,每只全年付给两个劳
动日,饲养集体成羊的户,每只羊定肥两车,以质论价。群众
高兴地说:“实行这种方法多好呀,对集体与社员都有好处,用
不了几年,集体与个人的羊都会有大发展。”
刘一鸣同志把达布沟的“三二五”向我做了汇报,引起了
我的极大兴趣。1961 年 8 月 30 日,我指示地委农村工作部、政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