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张家口政协
P. 83

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下)




                                弱以至死亡。仅从 1958 年到 1960 年就死大牲畜 32 头。社员形
                                容‘牛犊眼上戴了眼镜,嘴上戴了口罩’。”
                                      他看到有的同志不理解,又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牛犊嘴眼
                                附近的毛都脱落光了。这个大队的副大队长贾明彦说:‘这根本
                                不像个庄户人养牲畜的样子,下得少,死得多,膘又轻,又费
                                草,又费工。照这样再养两年,连牛毛也没有了。’社员们也非
                                常担心,这样下去,大牲畜一年比一年少,小牲畜培养不起来,
                                将来没法种地。”
                                      我听着很感兴趣,插话说:“你了解得很细,再说细一点。”
                                接着,解峰又讲了几个具体事例,他说:
                                    “第一件事,去年冬天,在拾掇莜麦秸垛的时候,从下面
                                翻出一条死牛。可问哪个队也不承认是自己的。最后只好抬到
                                公共食堂煮着吃了。不久,一头牛犊子半夜散了野,被狼咬死
                                了,饲养员还不知道。大队查问各个队,又没人认帐。
                                      “第二件事,牛腿抽筋找人拽。由于集中饲养,各种劳动
                                报酬不落实。天一下雨,圈里的泥水有半腿深,把牛蹄子都泡
                                坏了。冬天牛棚里的尿结了冰,牛卧下着了凉,腿抽筋抽得站
                                不起来。大队没办法,好几次找人拽牛腿治抽筋。
                                    “社员们很怀念过去的分户喂养。他们说,分户喂养省工、
                                省料,人人操心,个个负责。1957 年他们分户喂养时,繁殖 29
                                头幼畜。成活了 26 头,达到 90%。那时全大队 146 头大牲口,
                                头头膘肥体壮。所以,经社员讨论,这个大队用保本保值的办
                                法把牲畜放到生产队,实行分户喂养,使喂合一。为了明确责
                                任,他们实行了‘七定’。”
                                      接着,他详细汇报了下窝铺大队实行分户喂养的具体做法。
                                      解峰汇报完,我等不及先让常委们充分发表意见便站起身

                                                           - 51 -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