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张家口政协
P. 87

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下)




                                张家口的小范围,讲了全省大牲畜从 1955 年逐年下降的事实,
                                指出,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社员私有的牲畜折价入社
                                后,……与他们的个人利益不直接了。所以爱护牲畜的人少了,
                                群众说是‘乔武举的毛驴,有人骑没有喂’。”
                                      后来,我不仅跳出张家口,还跳出了河北,甚至跳出了中
                                国范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比较借鉴、研究探求如何解决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问题。
                                      1954 年,东北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苏联奥沙基柯等著的
                                《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一书。当时,我粗粗读过一遍,还没
                                来得及更深的思考的时候,在地委农工部副部长于力耕的书柜
                                里我发现他也有这本书。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却对这本书已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大量的读书笔记。
                                      这份笔记的基本内容有六点(1)苏联集体农庄的规模;
                                (2)苏联集体农庄的劳动组织和基本形式——工作队;(3)工
                                作队中的小组,实行地段责任制,超产奖励;(4)在小组之中
                                指定某一个人负责一小块地;(5)超额产量的超额报酬分配法;
                                (6)实行按件计酬制。可见,其目的是要借鉴苏联在当时农庄
                                实行的小组地段责任制和定产到地责任到人的制度。我连看三
                                遍,为发现同道,大声叫好。于力耕见我这种举动,以为被我
                                这第一书记抓住了自己的“隐私”而惶惶不安起来。原来,他
                                听说苏联《真理报》已经发表文章,批判了这种做法。连苏联
                                都在纠正这种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还怎么能在中国拿出
                                来呢?
                                      我对于力耕说:“你不必为此惶恐,苏联纠正的东西不一定
                                就是错误的。赫鲁晓夫撤走在我国的专家,纠正过去对中国友
                                好的做法,不就是把正确纠成错误了吗?”
                                      过了两天,我接到省里通知,去天津开会。我专门叫于力耕


                                                           - 55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