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张家口政协
P. 89
难忘的三年困难时期(下)
电梯上,碰上省委主要领导,他正准备去广州开中央工作会议。
我将地委报告交给他,并说:“这个材料你看看,我觉得很有份
量,能说明会上争论的问题。”
会后,我亲自带领一个工作组到万全县郭大庄大队搞生产
队的收益分配“大包干”的试点。说得明确一点,就是以生产
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在这之前,收益分配是以公社或大队为基
本核算单位的。一个公社几十个村,自然条件、工作好坏差别
很大。然而,在收入上却是“一视同仁”的。虽然这种“公产
风”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却被当作“一大二公”的优
越性予以肯定。我要搞核算单位下放,既砍了人民公社的“大”,
又砍了人民公社的“公”。说白了,也是变“大公”为“小公”。
我和郭磊庄的婆娘们有一段很有趣的调查对话。在一次妇女们
参加的座谈会上,大家告诉我:年初时,二队曾死过一头大骡
子。这头骡子又高又大,拉车很有劲。可大家听说它死了,却
高兴得眉开眼笑,跑到二队等着分骡子肉。
我问:“为什么?”她们说,“这么大的队,还不知道少谁
的呢?心痛啥?”我说,“如果以你们小队核算,再死了牲口,
你们高兴吗?”婆娘们七嘴八舌:“那不和自己家的牲口差不多
了吗?恐怕哭还来不及呢。”
我听了婆娘们的这些话,痛心地对工作组的同志说:“再也
不能叫她们盼着吃骡子肉了。”
经过两个月的酝酿、讨论,郭磊庄顺利实现了核算单位下
放。具体办法是:生产大队由生产小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
管理费,生产队直接向国家承担粮食征购任务,其余收入归生产
队自行分配。实行这种办法后,社员出勤多了,干劲大了,劳动
效率提高了,生产队也发挥了积极性和自主权。群众一致拥护,
-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