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张家口政协
P. 368

文  苑  掠  影




                                于双句式。编写和演唱二人台时,还必须掌握辙韵规律。它也
                                用 13 道大辙,6 道小辙。13 道大辙化为 13 个字来表明,即“东、
                                西、南、北、坐、俏、佳、人、扭、捏、出、房、来”。
                                      编写二人台的艺人们视野非常开阔,联想极为奇异,如
                                《打樱挑》中唱:“想哥哥想得迷了窍,压饸饹搬来一口铡草刀”。
                                “想妹妹想的转了向,套犁杖套在猪身上”。我们说,饸饹床与
                                铡草刀形似而作用相差甚远,而剧作者运用丰富的夸张和比喻,
                                把它们联想在一起,观众听了捧腹大笑,而又不感到别扭,起
                                到了艺术感染和烘托的作用。另外,在语言的选择上不受任何
                                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能为主题和人物服务,只要群众喜闻乐
                                见,不论是群众日常生活用的,或是民歌、民间说唱中的段子,
                                他们都能够不拘一格地剪裁使用。例如《小放牛》中,牧童上
                                场一段板《朱洪武放牛》和结尾与村姑一场对唱《十变法),就
                                是借用民间演唱中的整个段子,而一用就是百八十句,内容很
                                适合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感情,又能够紧紧地扣住主题。
                                      二人台的语言很丰富,地方色彩也比较浓郁,归结起来大
                                致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一、夸张
                                      夸张无论在唱词或道白中,都非常之多。演员从表演上、
                                语气上,根据剧目的内容作相应的夸大,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它还借助丰富的想象,对实际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大来增强
                                它的戏剧性色彩。如《走西口》唱词:
                                      玉莲唱:哥哥走西口,
                                      小妹妹也难留。
                                      止不住伤心泪,


                                                          - 336 -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