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7 - 张家口政协
P. 367

谈东路二人台






                                                     剧目和语言

                                    东路二人台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 70 多个。有一定故事情节
                                和人物形象的大型剧目占 1/3。大型剧目有《小放牛》、《卖麻
                                糖》、《回关南》、《卖碗》、《割红锻》、《拉毛驴》、《摘花椒》、《串
                                河湾》等。小型剧目有《打金钱》、《五哥放羊》、《挂红灯》、《打
                                连城》、《十对花》、《打樱桃》等。东路二人台的移植剧目有《朝
                                阳沟》、《卷席筒》、《柜中缘》、《三拜花堂》等。这些剧目,无
                                论是传统或新编移植剧目,绝大多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斗争和
                                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剧目演出的好坏,除艺术技巧外,关键在于剧本,人们常
                                说,剧本剧本就是一剧之本,“本”就是依据。剧本的好坏,除
                                故事情节外,关键又在于语言,所以戏剧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东路二人台的产生,根子在内蒙的乌兰察布盟,枝叶在河
                                北张家口一带,由于它的演唱范围比较狭窄,地方性很强。无
                                论唱词和念白,都必须用地方语言来表达,如果不用方言土
                                语.而用普通话或其他话来演唱,听起来就不是味儿,就很别
                                扭,就失去了二人台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我们在创作和表演二
                                人台戏曲时,一定要牢牢记住。
                                      二人台的语言,简炼、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粗犷。在
                                唱词中,最少是两句。如《爬山调》中唱的,“青山那个绿水呀,
                                满沟沟的树,小妹妹想哥哥哎日子还在后。”最多的句子不限,要
                                根据剧情的内容多少而定。二人在演唱中,单句式很少见,有时一
                                个人唱上句,另一个人唱下句,虽然中间插了些道白,它还是属



                                                          - 335 -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