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张家口政协
P. 224
沧 桑 看 云
又搞了两次。计划一春一秋的任务,只用了 29 天就搞完了。林
源人就是用一把铁锹,靠了一双手,打成防风墙 14 道,全长
14 里,动用 13000 多土方,保护耕田 800 多亩。《张家口日报》
于 1966 年 5 月 16 日发表了题为《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可
以管天管地》的社论,向全区推荐林源防风固沙的经验。
营造农田林网
林源大队在打防风墙前,最先考虑的是用树防风治沙。因
树生长期长,暂且用墙挡风沙。就在打防风墙的同时,陈维宪
同志就开始带领人们栽树了。
1964 年,党支部成员多次深入群众中,开座谈会,找到了
影响本大队农业发展的三害:风害、盐碱、干旱。风害尤为严
重。治沙、保土,必先治风。一是防风墙风化严重;二是粘性
土没有那么多,长远之计就得栽树,以林挡风。但多数人都说:
这里栽树不活。当时陈维宪同志心里也没底,是村东一片小树
林启发了他。早在五十年代,在老农王昌枝的倡导下,几位老
人经过协商,从崇礼用半升(计量单位,相当于 2.5 市斤)小
麦换一棵树苗,换了 70 多棵,在村东栽下。经这几位老人的精
心培育,这些树都活了。
为了更有把握,陈维宪同志和葛振祯起早贪黑在村东小树
林里剪了 200 多根小树枝,剪成七、八寸的段,插在村西沙圪
梁和东沙圪梁上试验。栽下的树枝第二年春天都活了。这更增
强了他们的信心。经验和实践丰富了林源大队党支部的思想。
营造农田防护林带,逐步实现农田林网化,这样既能锁住风
沙,改造自然,促进农业增产,也能解决用材问题,一举两
- 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