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张家口政协
P. 222

沧  桑  看  云




                                写。张承先同志走后,由陈维宪同志和下乡蹲点的干部刘振邦、
                                王政、刘明允等同志商量,林源的“源”字定为田园的
                                “园”。由刘明允同志写好后,让县委书记王命海同志看。王命
                                海同志看后,将“园”字改为沽源的“源”。从此王家营更名为
                                “林源”。

                                                       打防风墙


                                      林源是个风口。曾有首民谣说林源:“每年一场风,从始刮
                                到终,春天刮出山药籽,冬天刮出犁底层。”全大队共有 4 个生
                                产队,164 户人家,755 口人,集体耕地 3755 亩。这里的绿色,
                                因风而来的迟缓,走的匆忙。这个村子很穷,最好年景亩产也
                                不过百斤。
                                   1964 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县委抽调一大批干部都到社、队下乡蹲点,抓学大寨工作。林
                                源是县委书记王命海抓的点。但他不常住,而由县委常委刘振
                                邦同志和王政、刘明允、马季友、张爱国同志组成的“工作组”
                                在林源蹲点。大队党支部书记陈维宪同志工作热情很高,干劲
                                也很足,他在农业学大寨精神的鼓舞下,组织党支部成员(葛
                                振录大队长、王明会计、葛振祯团支部书记、段玉珍妇联主任),
                                讨论如何以大寨人三战狼窝掌、引水虎头山,改造七沟八梁一
                                面坡,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结合实际,先治住林源的风,保
                                住土。县委书记王命海同志来到这里,看到被风沙打的又黄又
                                瘦的小苗,感到需要有一个立即治住风沙的办法。他出了个主
                                意:打防风土墙,保护农田,促进增产。让社员开会讨论,看
                                行不行?


                                                          - 190 -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