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1 - 张家口政协
P. 341

戏院演戏。那时,她才 14 岁,尚未出徒,就正式“挑梁”演出。
                                她演的第一个戏是《算粮》,饰剧中王宝钏这一角色.登台亮相后,
                                她那宽亮的嗓音、优美的身段、精湛的演技一下子征服了观众的心,
                                赢得了满堂彩。接着,又演了《明公断》、《教子》等戏,进一步博
                                得了观众的喜爱。广大戏迷很喜欢这位扮像美、嗓音冲、吐字真、
                                做派好的晋剧新秀。戏班无论到哪个台口演出,观众都热情地点她
                                的戏。一时间,山城戏迷争夸郭兰英,在他们中间,流传着两句表
                                达心声的“顺口溜”:“宁卖二斗红高梁,也要听郭兰英唱一唱”,
                                “误了相亲坐席,别误了看郭兰英演戏。”
                                      在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郭兰英所在的剧团已经以演员阵
                                容整齐、做戏认真而著称塞外,郭兰英本人更是名声大振,只
                                要是由她主演的戏,场场观众爆满。如她演的《血手印》、《断
                                桥》,虽有丫环青儿作配.但都是她一个人单独唱。台上角色很
                                少,主仆二人外加一个林兆弟(饰许仙),但台下却鸦雀无声,
                                秩序井然。郭兰英不负众望,施展了全部演技,她那大段大段
                                的唱腔令观众如痴如醉。每到演出高潮时,观众掌声如雷贯耳。
                                终场后,观众仍是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在张家口三年间,郭兰英演出过《秦香莲》、《算粮登殿》、
                                《金水桥》、《打金枝》、《桑园会》等百出以上晋剧剧目,而且
                                在多数剧目中充任主角。象这样“少小挑大梁”的演员,在当
                                时是少见的。其所以声名鹊起,誉满张垣,固然与她的艺术天
                                份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能够勤学苦练,治艺严谨,从
                                而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她在台上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
                                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1945 年 8 月 23 日,八路军从日寇手中收复了张家口,一大
                                批来自延安等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云集塞外山城,广泛开
                                展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文化运动。他们不仅将《逼上梁山》、《三打祝
                                家庄》等深受毛主席好评的名剧搬上舞台,而且还在街头搞宣传、
                                演活报剧……这一切、一切,恰似春风扑面,使郭兰英身心为之一
                                振,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一天晚上,她得知人民剧院要




                                300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