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4 - 张家口政协
P. 344
年联欢节上演唱了由太谷秧歌《苦伶仃》改编的《妇女自由歌》,
这支歌的演唱充分显示了她在民歌艺术上的造诣。初出国门,
一曲走红,布达佩斯的观众为之倾倒,她因此而获奖,名震国
内外。随后,为电影《上甘岭》演唱了插曲《我的祖国》,一时
风行大江南北;继而排演了新歌剧《刘胡兰》、《小二黑结婚》
在剧中成功饰演了刘胡兰与小芹。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
响。此外还为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配唱播曲:“人说山西
好风光”是带有浓郁山西味的民歌,六十年代初,在大型音乐
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她又饱含激情演唱了《南泥湾》一歌。
她那清脆甜美的歌声不仅使现场观众得到了美的享受,而且还
随着纪录片的播放和无线电波的传送而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时至今日,仍深深留在观众的记忆里。1963 年,毛主席发出
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她又演唱了一首动人的歌曲:
“八月十五月儿明”久唱不衰,影响很大。她获得了“人民歌
唱家”的美誉。这美誉,既是音乐界同仁给的,更是人民给的。
这一时期,郭兰英还主演了歌剧《窦娥冤》。
顺便提及的是,郭兰英是带着母亲参加革命的,人们都亲
切地叫老太太为“郭母”
下放塞外“特批”演出撼人心
“文革”期间,郭兰英和许多老艺术家一样,难逃“挨整”的
命运,她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蔚县北洗冀村接受“劳动改造。”在
这里,她不能说,不能动,更不能唱歌。她强压着心中的悲苦,默
默地、勤恳地劳作。村头,有她拾粪的身影;稻田里,她和农民一
起擂秧、锄草、收割……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淳朴的乡亲们从没有
把她视为“另类”,他们暗暗地关心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照顾她,
特别是房东大娘阎玉荣对她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每天都嘘寒问暖,
还经常为她做些可口的饭菜……在二年多的“劳动改造”期间,郭
兰英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心头总是涌动着对“第二故乡”人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