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7 - 张家口政协
P. 347

了,使她陶醉了,她毅然离开旧戏班,参加了革命……。
                                      说着、说着,郭兰英又深有感触地轻诵起一首唐诗来:“少
                                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
                                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诵罢此诗,她又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之中,眼里噙满了泪水。接着,她饱含深情地说:“我是向家乡人
                                民汇报来了,我非常想念我的老师兄、老师姐。张家口是我的第
                                二故乡,故乡人民好不容易把我盼来了,我总得要和家乡人民见
                                见面,17 岁时离开了张家口到现在 37 年了,这么多年我搞的是
                                音乐、歌剧,把晋剧忘干了,这次要抖露一下旧东西,让老观众
                                再看看。”说到这里,这位驰名中外的歌唱家谦逊地说:“让我现
                                在演晋剧,我心里感到很紧张,不过既然来了,我就得要重操旧
                                艺;不然,我怎么向家乡人民交待呢?这倒不是丑媳妇怕见婆婆,
                                我倒觉得是回娘家,孩子怎么丑,娘也不会嫌弃她。”这番感人肺
                                腑的话,使前来采访的记者心头怀然一动,更生钦敬之情。
                                      来到张家口,她首先要做的是会晤梨园老友。她和王桂兰、
                                吉凤贞、南定银、关玉峰等一批曾经同台演出的晋剧、京剧老
                                演员一一相见,畅怀倾谈,重叙旧谊。言谈举止间,没有半点
                                “名家”的架子。这里仅回顾她和师叔南定银相见的场景,便
                                可以看出这位歌唱家的淳朴、谦和、平易近人的品格和风貌。
                                      在一个金光飘洒的清晨,她在宾馆与师叔―市晋剧团演员
                                南定银见面了。久别重逢,百感交集,自然忆起了当年在我市
                                南营坊“同德戏园”演出时的情景……
                                      当年他们同台演过《莲花庵》、《孟姜女》、《扫窑》、《窦娥
                                冤》等戏。郭兰英对南老在《走雪山》、《三娘教子》、《清风
                                亭》里的表演记忆犹新,至今谈起来仍赞不绝口.她说,演
                                《清风亭》,南师叔的一声浑厚有力叫板,“张继保——”就
                                赢得满堂彩声。演《教子》,他饰老薛保,我饰三娘。打孩子
                                那段,他演得特别好。我唱“薛保讲话理当然,背转身来心
                                自惭,手持家法往下打。”连唱带做举鞭打孩子。老薛保把孩
                                子往身后一拉,用拐杖架住鞭子,一边颤抖着身子左右拦



                                306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