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3 - 张家口政协
P. 353
《拾玉镯》一剧,在 53 年 4 月参加“张家口市第一届优良
节目上演月”中获演出奖和演员奖,《张宣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给予赞赏。1957 年在北京演出此剧同样受到观众的好评。
1955 年杨丹卿(艺名筱桂桃)老师来我市晋剧团工作,亲
自排演《秦香莲》,她演秦香莲,宗桂枝扮演皇姑,杨丹卿排戏
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宗桂枝在表演艺术上又提高了一大步。
在排演《茶瓶计》时,宗桂枝扮演春红,一剧打红。不论在张
家口地区,还是大同、太原、呼市、包头等地,均受到观众和
行家的好评。至今,仍然有很多老观众,还在谈论当年宗桂枝
演《茶瓶计》的情景。
宗桂枝和王桂兰、刘玉婵等名演员共同演出了《西厢记》,
宗桂枝扮演红娘,同样受到观众的欢迎,此时的宗桂枝已经很
出名了。组织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她,把她送进张家口戏校进修。
表演艺术家杨丹卿,此时正担任戏校校长,杨丹卿为她亲
自教授《百花赠剑》。百花公主这个人物是个稳重威严的公主形
象,宗桂枝的个性和以往所扮演的角色,大都是一些活泼可爱
的小姑娘形象,从性格上讲,有一定的距离,在排练中较为吃
力。杨校长从唱腔上、表演上、人物性格的刻划上,从“四功
五法”上给宗桂枝下了很大功夫,使她受益匪浅。
宗桂枝在走红的年代里,经常与晋剧界名演员配戏,如方
月英、马武黑、郭寿山、王桂兰、刘玉婵、刘宝山、吉凤贞、
南定银、高艾卿、刘凤霞、王巧玉等人,这些名家在唱、念、
做、打方面各有绝活儿,使宗桂枝借鉴学习了不少东西,特别
是经常与刘玉婵配戏,每当二人同演一个角色时,在刘玉婵排
演时,边看边学,刘玉婵还要给她亲自指导做示范,使她逐步
地成熟起来。59 年、63 年、64 年先后几次获优秀演员奖,正
当在艺术上出成果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宗桂枝被调入
铝制品厂当工人八年之久。1978 年市晋剧团重新恢复,她又被
调回剧团。回团后,加倍努力,恢复排演了不少剧目,先后与
几位表演艺术家配戏,如郭兰英演《金水桥》,她配詹妃;牛桂
英、张鸣琴演《算粮登殿》,她配银钏及代战公主,这确是难得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