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张家口政协
P. 237

命传统教育。”
                                   8 月 22 日,应中国戏曲学校,北京戏校和北京舞蹈学校联
                                合邀请,给三校全体师生作了一次内部示范演出。
                                  自 7 月 13 日到 8 月 22 日,在北京共演出了 39 场,观众达
                                三万多人次,有十五家报刊发表了五十一篇评论文章。有十二
                                家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三家电视台实况转播。8 月 23 日,中央
                                文化部巡回演出处、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演出公司的负责同
                                志和首都各艺术团体的负责人,以及文艺界的同行到车站欢送。
                                他们希望以后带着新剧目,再次来京演出。
                                    剧团回到张家口时,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和部分群众
                                到车站迎接。不少人对剧团演员说:“京剧团的光荣也是我们全
                                市的光荣,剧团的荣誉也是全市的荣誉。”
                                    回市以后,认真作了此次赴京的总结,成立了《兵临城下》
                                剧本改编小组,由市文联主任范凡执笔,关玉峰、陈利华和中
                                国戏曲学院的肖漪(应邀)参加改编工作。
                                    同年,李少祥、张福利、郭瑞昆、沈宝瑞、金淑华等同志
                                调到剧团工作。
                                   1964 年,对《八一风暴》再次整理加工。夏季,根据中央
                                巡演办公室统一安排,剧团带着《八一风暴》、《杜鹃山》两个
                                戏赴南方巡演。仅上海市就在天蟾大舞台连演一个多月,并向
                                兄弟剧种、剧团进行艺术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此时王正
                                良同志到团工作。离上海后又到无锡、常州、镇江、武汉、新
                                乡、信阳、邯郸、石家庄等十二个省市,历经九个多月的巡演。
                                在夭津演出《杜鹃山》时,作家曹禺看了戏说:“又是一出好戏。”
                                在上海演出时,周信芳、盖叫天接送。到武汉演出时,高盛麟
                                接送。
                                    剧团长年在外演出,团领导组织了家属委员会,为演职员家属处
                                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演员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还派出
                                了赵金蓉、郑鸣波参加我市农业四清工作队,关玉峰同志出席了
                                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同年,白科华、关玉峰、李海清等

                                                                                      195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