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张家口政协
P. 107
随“联总”调查团赴张北等地采访
1946 年 2 月,我调到晋察冀日报,副社长(社长胡开明)
兼总编邓拓,一见我就高兴地握紧我手说:“好,我们早希望你
来报社工作,你在报社的熟人很多,你很适合到报社工作”,我
提出做外勤工作,邓拓同志毫不迟疑便答应了,到张家口前,
我曾给晋察冀日报写过《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模范民兵李黑
黑》等通讯,都被刊用。报社记者张帆、仓夷、肖白等人都很
熟。
我的好友康濯,当时在工人日报社工作,在我犹豫不决时,
劝我说多写些东西,做新闻工作好。2 月 20 日我从远来庄搬到
东山坡新华社和晋察冀日报职工宿舍,到社长胡开明住处时,
几位领导正在谈报社职业化、专门化的问题,记得屋里除胡开
明,还有报社总编邓拓,副总编王子野、张春桥等人,我对职
业化也有兴趣,便参加进去谈起来,几位社长、总编、副总编
都是认识的熟人,他们毫不介意。我很喜欢这种和抗敌剧社同
样的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自由讨论的同志关系。后来报社的确
实行了职业化,以多少斤小米的价作为薪金。同时也规定了每
月每个记者必须写 15 条新闻、3 篇通讯。我在晋察冀日报当记
者期间,月月超额完成任务。
到采访科,科长李西庚又和我谈了职业化、专门化问题,
后决定我暂时做文化教育界的采访工作。次日,我先到民教馆
等单位接好头,晚上参加欢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赴张市调查
团费景天等的晚会。报社采访科副科长兼记者张帆上台做纪录,
我向他谈了愿做外交方面的采访,他问我英语程度如何,我说
不行,可有随行翻译嘛。张帆说有时要从他们对话中听出材料
来。最后他说考虑一下。晚上我已回宿舍睡下,张帆才回来和
科长李西庚商量后,通知我第二天随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调查
团去张北采访,跟他们到沙城去赤城无人区采访后返回。
这是我当记者的第一次采访,翌日早晨连早点也没有吃,
便匆匆换上张帆给我的西装赶到交际处。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