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张家口政协
P. 103
写悼念文章,报社领导大概知道我曾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
生,加上我常给报纸写通讯报导,和总编邓拓同志很熟,和报
社记者仓夷等一同采访过,所以让我写。
悼念大会上午开过,我就在清河边解放桥畔的人民剧院写
悼文,写得很快很顺畅。因为我在“鲁艺”学习时,曾在冼星
海先生亲自指挥下排练,参加演出过《黄河大合唱》。
记得那是 1939 年春天,当年 2 月我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普通部,中共中央正号召延安机关、团体、学校开展大生产运
动,延安城墙上写着斗大字体的标语: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当时校址还在延安北门外的“鲁艺”(不久迁址城南桥儿沟),
正在排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歌表演《生产大合唱》“二月里
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的歌声,在“鲁艺”窑洞大学的
校园内荡漾,不久,这歌声便传遍延安的机关、学校和开荒的
满山遍野。
大约是三月中,“鲁艺”迎来成立一周年活动,在中央礼堂
开庆祝晚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席观看,还举行了盛大的美
术展览。
“鲁艺”周年活动刚结束,冼星海根据光未然(张光年)
词谱写的《黄河大合唱》写成了并由校部决定全校师生条件合
适的均参加排练(以后在延安的上海演剧三队也参加),于是一
支大型合唱队成立了。我有幸参加男低音部,每天上午在大操
场排练,“鲁艺”师生都住在西面山坡挖出一层层窑洞内,大操
场在窑洞前面。“鲁艺”师生中有些人还存在散漫旧习,排练时
不少人姗姗迟来,亲自担任《黄河大合唱》指挥的冼星海先生
总是早早到场,他对不准时到的合唱团员从不发脾气,更不责
斥,却和早到的团员用四部合声对着窑洞点名呼唤,冼星海先
生还用指挥棒挥动:
“×××排练了,赶快下来!”
从每天排练到后一个多月正式演出,冼星海先生总用循循
善诱的亲切态度,向合唱团员解释曲谱,让大家领会每一段的
含意,要大家唱出感情,也唱出滚滚奔流地怒吼着的黄河的气
势,以鼓舞起千百万中国民众抗日的精神和决心。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