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张家口政协
P. 104
我在延安生活不足半年,当年 7 月 10 即随华北联合大学到
晋察冀边区,在延安印象深刻的几件事中,在冼星海先生(他
是“鲁艺”音乐系的教员)亲自指挥下排练、演出《黄河大合
唱》,可以说是印象特别深刻。以后《黄河大合唱》唱遍全中国,
一直唱到五十几年后的今天,不知有多少人参加过《黄河大合
唱》,我却是第一批直接在作曲家指挥下参加首场演出的一员,
至今仍觉不胜荣幸。
我坐在清河畔的人民剧院一间小房里写悼文,小窗前是一
排排没有观众的座位和未搭布景的空空的舞台,更没有嘈杂的
人声,多么静啊!我久久回忆着,笔下自然而然充满我对冼星
海先生的怀念之情,悼文写得很长,可惜早无存稿,只记得有
这样的词句:
“先生,您安息吧!如今中国人民已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黄河边不再有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张老三、王老七的悲愤对
唱,也再听不见那个妇人悲惨的呜咽。黄河依旧滚滚东流,它
不再咆哮,而是和全国人民一起高唱着打败日本的胜利欢歌!”
这篇悼文第二天便登在张家口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编者
只在开头加了一小段新闻导语,此外便是我写的悼文,占整个
头版的三分之二篇幅。
歌剧《白毛女》排演前后
贺敬之、丁毅作词,马可谱曲的歌剧《白毛女》在中共第
七次代表大会上演出,获得中央领导和全体代表的好评。随后
对延安各界演出又轰动延安,广大观众赞不绝口。不过在好评
如潮中,不少人特别是延安农民,对《白毛女》结尾只判了黄
世仁徒刑,纷纷提出批评,认为应当枪毙黄世仁。原来作者怕
违反统一战线才这样写的,后请示中央,刘少奇同志认为可把
黄世仁定为恶霸地主,《白毛女》再演出时,结尾就改成黄世仁
判为死刑,立即执行。
《白毛女》的原型是流行在晋察冀边区西部山区的民间传说
“白毛仙姑”。这一民间传说,于 1944 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
冀边区调回延安传到“鲁艺”,便由贺敬之等同志改成歌剧《白毛女》。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