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张家口政协
P. 106

便显得太单薄,如大春,大春只在喜儿被穆仁智强拉去抵债时
                                有点反抗的表示,后来喜儿解放又出来欢迎而已。大春和喜儿
                                从小一块长大,双方长辈似有二人婚姻之约,大春的表现不免
                                太弱了。我计划写的民间故事《白毛女人》是把一个反抗的青
                                年处理为气愤不平,离乡去找八路军的。我在讨论会上提出加
                                强大春的形象,改为他躲避黄世仁迫害,逃出村去找八路军,
                                这样也为后面八路军来村解放喜儿设一个伏笔。
                                    大家同意我的建议,进一步讨论,又加强了赵大叔这个人
                                物,写他出外打工见过八路军,赵大叔向大春等青年讲八路军,
                                并指引大春等去找八路军一场也加上了。这两处修改丰富了原
                                剧情节和人物性格,因此可以说在张家口演出的《白毛女》是
                                新版本,为全国解放后改编的电影《白毛女》打下了一个坚实
                                的基础。
                                    《白毛女》新修改本在张家口人民剧院上演,是 1946 年 1
                                月。之前由水华、王滨导演,由王昆、孟于、田华饰喜儿 ABC
                                角,演黄世仁的是凌风、陈强。田华当时年纪尚小,嗓音不如
                                专业唱歌的王昆、孟于。演出中三人轮流,田华主要是向王昆、
                                孟于(她们在延安演出即饰喜儿)学习,演出较少。为了赶在
                                过旧历年前上戏,排练在抗敌剧社住地远来庄紧张进行(我好
                                像记得舒强同志也参加了导演工作)。
                                    张家口人民剧院上演歌剧《白毛女》是日本投降后第一次,
                                反应非常强烈,轰动张家口,未解放的北平的进步报刊也做了
                                报道。
                                    解放后在北京,冀西平山县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杨润身参
                                加了编剧工作,又给《白毛女》不少润色。当时我也调到中央
                                电影局任编剧,记得导演、演员只有少许变动。因为田华外形
                                比较合适,由她担任喜儿一角,陈强饰黄世仁,王昆歌唱水平
                                较高,由她配唱,即用王昆唱的录音,田华表演,这就是建国
                                后,电影《白毛女》后来斐声国内外的情形。


                                                                                       64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