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4 - 张家口政协
P. 304
宗 教 仪 式 在 民 间 的 展 现
——半个世纪前张垣丧葬人家聘请僧道做“法事”的见闻
李沛泽
六十年前张垣庙多。张垣的庙宇是随着城镇的形成、发展
而逐渐出现的。清水河西面先筑起城堡,城堡里外集中了大量
的居民,形成许多街巷。在封建专制制度下,政权和神权互为
支柱,有了管理城镇的政权组织,跟着就会有统治人们意识的
神权形式,于是居民街区的形成,大大小小的庙宇便也随着出
现了。
到清朝前期,最早形成的居民集中区是有街就有庙,甚至
少数的巷子里也有庙。大境门的东边筑成另一个城堡,城堡迤
南也很快出现了一些街巷,张垣南北狭长的自然区域便被分为
上堡和下堡。上堡属于蒙汉交易前沿,商号多而居民少,又因
没有大户,缺少善男信女,庙宇便没有下堡多。上下两堡逐渐
靠拢后连接起来的街道,纯属蒙汉交易发展中产生的商业处所
和手工艺作坊,也没有留下什么庙宇。这里街道连接后,也不
过只有仁寿街的万寿宫(后改为关岳庙)、边路街的吕祖祠和行
宫巷的孤魂庙(城隍出巡时的行宫)而已。至于清水河东面当
时没有街道居民点,除沿河岸的几座庙外,其余都是农田坟地。
京张铁路通车后,铁路员工及大批从业人员从关内迁来,广东
人和当地人先后开办的怡安公司和福寿公司利用新兴的资本主义
经营方式大量购置地皮建筑房舍,连续在清水河东建成新式街道,
张垣从此出现桥东、桥西一说。桥东属于新区,自然不冉建庙。
- 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