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张家口政协
P. 29

满族入关以后,在京畿推行了圈地政策。在北京五百里内
                                把汉族人的土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等”,占有土地 166838
                                倾(《大清会典事例》《啸亭杂录》)。那时,张家口归宣化府管
                                辖。茶坊区、宣化区河子西乡一带,满族王爷、勋臣“跑马占
                                田”使附近土地皆为满族王爷勋臣的领地。汉族人的土地越来
                                越少,只有给别人当长工。因为这些地方大都是满族旗门的伙
                                房地宅,所以宣化西门外就有了:七十二伙房”之称了。当时
                                各宅伙房的主人不经常居住在这里,主要由代理人来管理旗地。
                                管理旗地的这些人叫“庄头”。旗人除个别自己种地外,一般都
                                是雇汉人种地,秋后收租。据《宣化县志》记载:“康熙初年,
                                宣化府即被圈占地 14115 顷,造成老幼嚎哭拥道”。在圈地中形
                                成了几家比较大的满族地主。如:邢二宅、肖宅、王大宅等满
                                族地主阶级。同时,他们还雇用了许多满族人为其耕种土地。
                                以雇工和地主阶级为基础形成了满族人的聚居区。随着清朝的
                                灭亡,有的地主也沦为百姓。解放前,有一部分满族人回到东
                                北,有的居住下来,直到今天。
                                    三、蒙古族渊源
                                    张家口历史上曾是蒙古族游牧的地方。金、元明时均属蒙
                                古族的居住地。明朝后期,蒙古族逐渐北移。到清朝,统治者
                                为怀柔蒙古贵族,防止民族分裂,在张家口派驻八旗兵,其中
                                有蒙八旗。蒙八旗中的士兵祖籍东北,入关到达张家口后就居
                                住在现在的蒙古营。清朝末年,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瓦解,蒙古
                                族各旗兵丁的后代大都走散谋生,回原籍的占多数,到现在只
                                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户了。
                                    蒙疆自治政府统治时期,张家口成为政治、军事中心。德
                                王、李守信等人从察盟、东盟和绥盟带来一批蒙古族人。同时为
                                成立蒙古军,招募了一批蒙古族士兵。1945 年日本帝国主义宜布
                                投降,蒙疆自治政府也随之倒台,一部分蒙古族就在张家口留居

                                                                                      - 6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