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张家口政协
P. 28

三十年左右时间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建立了奴隶主政权—
                                —后金,在女真各部的统一过程中,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组织具有军事、行政、生产三方面职能,是由早期的军事、
                                经济合一的牛录发展而来的。编入八旗兵的不仅是满族,而且
                                还有一部分汉族人和蒙古族人,这就形成了清朝八旗兵中的满
                                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1653 年,改族名为满族。这时,已经
                                成为东北最强大的民族。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定
                                都盛京(今沈阳)。1644 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
                                    清王朝定鼎中原以后,统治者为巩固疆土,派八旗兵到全
                                国各地重要城市和险要关隘驻防。在河北境内也驻扎大量的满
                                族八旗兵,筑有许多营盘。张家口东、西、北三面环山,位于
                                京城北部,是扼守京城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
                                中在独石口、宣化、沈家屯、阎家屯、高家电均有为数不少的
                                满族八旗兵驻守。《八旗通志》初集载“按:张家口等驻防,会
                                典未载初设立年月,惟世祖(顺治帝)实禄内载,顺治二年正
                                月戊子设张家口、古北口满洲章京各一员。六月甲寅增设古北
                                口、张家口、喜峰口守关章京。是初设于顺治二年也。今职官
                                照会典开载,而补记于其初设年月焉”。八旗兵在这里驻守,历
                                经各帝,直到清朝末年。在国家太平时期,军队就在这里屯田。
                                屯田者有士兵,也有家眷、百姓;有满族,也有汉族。他们都
                                随队居住在一起。驻守独石口的士兵在开始时每 2 至 3 年调换
                                一次,到清末便不再调换,还可以携带家眷,在营房居住生活。
                                后来以此为基础,在营房附近形成了满族人的聚居区。从此他
                                们就在这些聚居区居住下来,这是张家口满族人伴随清军入关
                                后的第一代。
                                    蒙古族韩天海及其他五户蒙民合写的《起诉书》(1987 年 2
                                月 10 日)可证,满族确是清兵入关后而在张居住的。《起诉书》
                                中载有“……上下东营是满八旗,南营坊是汉八旗……”,曾祖
                                是宣统年间张垣城都统衙门的书办”。

                                                                                      - 5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