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张家口政协
P. 120

到元末,中亚进一步伊斯兰化,罗马教廷也开始受到来自
                                各方面的冲击。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从阿维尼翁回到罗
                                马不久,于 1378 年死去后,意、法两国封建君主争夺对教廷的
                                控制权,于是产生了两个教皇,分驻罗马和阿维尼翁,互相攻
                                讦,各自开除对方教籍。1409 年的比萨公会议试图调处无效,
                                又选出第三个教皇,形成三教皇鼎立局面。这时中国的封建统
                                治者由于内外矛盾,改变了宗教宽容政策,这就使天主教在中
                                国继续存在和发展失去了依靠。随着元朝的灭亡,天主教活动
                                随之中断。
                                    十六世纪时,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开始向海外掠夺,当时的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侵占了我广东沿海地区。自
                                从葡萄牙人打开中国通道后,葡萄牙国王约翰三世于 1540 年要
                                求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派遣传教士到中国活动,次年,教皇即派
                                天主教耶稣传教士圣方济格·沙勿略东来。他先在日本传教,
                                1550 年谋入中国,于 1552 年乘船到达广东省沿海的一个名叫
                                上川的小岛,向一中国商人请求用船送他到广州,但被拒绝,
                                不久因病在岛上去世。1557 年,明嘉靖帝批准葡萄牙人在澳门
                                交纳地租建屋居住后,传教士就接踵而来,在澳门传教。其他
                                外国传教士也多利用儒学经典和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作为传教手
                                段,在中国传教。明万历十年(1582 年)天主教耶稣会士、意
                                大利人利玛窦来华传教,初在广东、肇庆传教,以后又在广东
                                韶州、南昌、南京和苏州等地传教。1601 年,利玛窦来到北京,
                                通过太监的帮助,受到万历帝神宗的召见,向明神宗进呈自鸣
                                钟等物,并与朝廷要员礼部尚书徐光启、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
                                结识,讲授天主教教义,传播西方天文历算、数理等知识,使
                                徐光启、李文藻等人由此而皈依了天主教。后来,利玛窦得到
                                神宗的允许,在北京建立了教堂。继利玛窦之后,天主教其他
                                修会的教士也相继来华传教,并得到朝廷的宠信,获准可在中
                                国十三省中自由传教。明末,天主教徒达四万多人。

                                                                                     - 97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