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张家口政协
P. 264
部坝上各县,已先后被日军势力所左右,图书馆的出版目的根
本就无法明确。尽管他提出为了改革蒙旗教育制度,普及蒙旗文
化事业,但究竟以什么政治立场,用什么样的出版内容去改革、
去普及?却是个实际问题。再说,图书馆聘用的编辑等工作人员,
大部分是蒙族中青年知识分子,都受过新思潮的教育,不象某些
旧的蒙古王公那样,眷恋封建统治制度,热衷于蒙古自主独立。
所以,图书馆一开始编译图书就没有带过任何政治色彩。象一开
始编印的小学国文读本,内容都是些生活、生产常识,蒙古民间
传说故事,说是课本,连真正的蒙古民族历史沿革和祖国内蒙草
原的地理位置都没有涉及。在普及文化的读物方面,只好选译些
对当时社会实际毫不相干的孔孟学说。实际上,这个察哈尔蒙古
图书编译馆的情况是,成立时雷声大,开馆时雨点小。到 1936
年底,出书成了应付差事,原计划出版的“四书”、“五经”,因
译不出译稿而无声无息了。继而改译汉文古典小说《今古奇观》,
这部小说是边译边排,出版纯蒙文的三十二开本,每天出稿能排
十六页,进度不算慢。据说这种小说在蒙旗很受欢迎。
1936 年秋末,在嘉卜寺(化德县)也成立了一个“蒙古图
书编译馆”,开始说是张家口的分馆。但是,1936 年 4 月,德穆
楚克栋鲁普已经在内蒙古成立了“蒙古军政府”,把化德县当作
“军政府”的“首府”,并且改用了成吉思汗纪元年号,事实是
日本侵略军未到,内蒙伪政权已抢先成立。抗日边城张家口的图
书馆怎能在日伪势力下成立分馆?结果,化德县的蒙古图书编译
馆单独成立,没有算作张家口的分馆。不过,人员和设备还都是
在张家口的“十二旗办事处”帮助下从北平和张家口两地弄去的。
两馆所处政治环境不同,但都属于卓特巴扎普察哈尔部十二旗管
辖。(实际上,德穆楚克栋鲁普在 1936 年 2 月 1 日已经把察哈尔
部东部的八个蒙旗凑成一个盟,就叫“察哈尔盟”,同时把察哈
- 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