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张家口政协
P. 176

见到拉碱坯的“牛牛车”了。收缩了碱店也好,改成店伙合营的
                               也好,都只能生产少量口碱支撑门面而已。不久以后,洋碱大量
                               上市,碱淖的自然冰凌原碱坏在张家口完全绝迹,各店都改用洋
                               碱面为原料,加水搅拌,入模成型,再也不用熬制,成了洋质口
                               碱,口碱徒留虚名,彻底被消灭。
                                    1932 年(民国二十一年),天津人李兴华来张开设“佛惠大
                               药房”于南武成街,专门代销“卜内门”洋碱。卜内门洋碱有碱
                               面也有碱块,碱块很小,使用方便,很快被人们赏识。在生活中
                               使用口碱的习惯一下子被卜内门洋碱打破。于是剩下来支撑门面
                               的几家旧碱店都彻底破产而倒闭,再也恢复不起来了。
                                    1937 年 8 月,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了张家口,市场用碱成了
                               “三井”、“三菱”两大日本财阀的专销品。
                                    1941 年 2 月,原在碱店和杂货行呆过的几个店伙为谋生计,
                               在原德恒碱店旧址筹划重开了一个合伙经营的小碱店,用洋碱面
                               做原料恢复制碱营业。此举得到华宾楼饭庄财东郑世英的赞同,
                               伙同跑杂货业的马汝兰一起招募股金,仍以德恒碱店的旧字号打
                               算大展宏图。殊不知在日寇侵占下,整个市场已为日伪所控制,
                               岂容几个小小商人与之竞争。再说从日伪公司购入洋碱后加工售
                               成品,除去耗费成本外,根本无利可得。结果不到半年,光制碱
                               就支撑不住门面了,不得不兼营杂货以维持大家生活。
                                    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彻底的经济掠夺,指使伪蒙疆当局大搞物
                               资垄断,实行市场商品配给,在各行各业建立了“组合”制度。
                               1943 年 2 月,搞出一个“碱业组合”,实行官产官销,碱的产销
                               私人无权过问。随之,几个店员几经拼凑恢复起来的小小德恒碱
                               店就被“组合”吞并进去。从此,在张家口市经营几百年的口碱
                               制销行业被彻底摧毁。“口碱”成了历史名词。





                               - 170 -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