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张家口政协
P. 175
势力很快渗透,洋货迅速充斥国内市场,于是在中国市场上便出
现了所谓洋碱。洋碱的出现使本来适应不了先进工业的口碱销售
量锐减。口碱商任凭怎样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经营经
验,终究抵制不住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内官僚资本的排挤,
于是兴旺起来不到几十年的口碱事业很快便走向下坡路。
当时,洋碱在民用上尚未完全被人赏识,张家口的口碱仍可
以维持一定销络。但是,由于老碱商及其代理人在经营上都是墨
守陈规,不作任何改进,致使产量不增,成本渐高,不久以后,
民用市场也被洋碱侵入,口碱的销量便一落千丈了。民国十六年
(1927 年),金城、元隆两店的专东乔桓卿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
力图挽救口碱业厄运,提倡在张家口成立制碱股份有限公司,各
碱店一齐加入,再吸收扩大股份投资,然后,变换经营方式,改
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原料来源,打
开商品销路。但他的这一托拉斯垄断计划却得不到各碱店的支
持;连他自家的金城、元隆两号代理人都不肯放弃落后保守的生
产经营方式,表示反对;因而也就更吸引不了社会人士的投资。
在当时,这一富有进取精神的实业计划竟在封建保守势力、帝国
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共同包围压迫下,白白地协商了多半
年,未能得到实现。
1929 年(民国十八年),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波及到全中国,
张家口自然也被卷入。口碱业在洋碱势力冲击下本来已呈挣扎状
况,工商业的大萧条更逼得它失去竞争能力。民国十九年金城首
先停了业,全部财产大转让。第二年,元隆也接着大收缩,专东
撤出后,把买卖让给几个旧店伙代理人合伙经营了。与此同时,
德懋、德恒也都被迫收缩范围,德懋还撤回它在北平的分号,都
改批发为零售。至于裕源本是霍家“裕字号”的搭配字号,起店
很晚,发展也较差,这时也随波逐流无声无息了。
民国十八年后,由于洋碱不断进入市场,张家口街道上已难
-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