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张家口政协
P. 173

又极其缓慢,所以一进入张家口街市特别影响交通。当时,金城、
                               元隆座落在西沙河南元台子里的永丰街口;德懋处在朝阳洞的西
                               山底;德恒在古宏庙街东口里边;裕源开设于玉带桥南的边路街。
                               几家碱店都集中在玉带桥南到大境门里、坝岗底一线,只要拉碱
                               的“老倌车”一到,别的车简直就难以通行。每年进车多到三万
                               辆时,纵然不是一次进入,其道路堵塞情形也可想而知了。
                                    金城、元隆等大碱店,除派有专人在淖上买坯,雇有专门固
                               定脚户往回拉货外,其它碱店就没有专人了。此外还有临时“接
                               车”一说。接车是经常派人出大境门顺着正、西二沟出去十里或
                               几十里在半途等车,遇到替淖代运的车队,即在半途中将车队接
                               到各自的店内把坯收下。有时接车的店和接车的人多,都想各自
                               多收碱坯,往往就前进到崇礼西甸子等处。有时,碱车不多,实
                               在接不到碱坯的碱店就会影响自制碱生产,降低业务收入。
                                    拉碱的脚户分为两种,一种是贫苦的农民,在农闲时跑上
                               一次或几次碱淖,增加点收入。一家一户也就是有一辆或者几
                               辆牛车,几家几户搭伙前往,差不多都是临时的,也成不了大
                               碱店的固定脚户,因此收入不多。一种是富裕农民和专业车户,
                               家里钱多,往往独家独户存有几十辆、上百辆牛车,那就组成
                               专门跑淖的拉碱运输队了,他们经常都和碱商挂钩,成为碱店的
                               长期固定拉脚户。因为这类农户富有或占有大量牛车,不会自己
                               出来赶车,于是贫苦农民就成了他们的剥削对象。牛车都是他们
                               的,赶车的人却是贫苦农民。还有一种就是剥削更大的、不劳而
                               获的地主阶级。他们有的一家可拥有牛车上千辆,因此剥削贫苦
                               农民的劳动果实也就越多。在旧时代阶级社会里,两极分化是常
                               有的,有的农民富裕了,养的牛车越来越多,极个别的可能变成
                               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大养车户。象二十年代初迁居到张家口的大
                               地主高家,人称“高鞭杆”家,原来近祖是个执鞭杆赶牛车的“车

                                                                                     - 167 -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