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张家口政协
P. 171

忆 口 碱              业 之 兴              衰



                                                         李沛泽


                                    碱,和皮裘、蘑菇一样,原来都不是张家口的产物,只因必
                               须在张家口加工精制后才能转销全国各地,所以,久而久之,在
                               前面都加了个“口”字,就被叫成“口碱”、“口皮”、“口蘑”,
                               成了张家口的著名产品和商品。多少年来,口碱在张家口的商品
                               输出上占有一定位置,并且享有盛名。
                                    碱,在轻工业生产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资。过
                               去,口碱是用蒙古草原碱淖的天然原碱熬制的。碱淖出产的原碱

                               是白色冰凌状的结晶体,生活当中直接使用不方便,也不干净;
                               工业生产方面根本不能使用。这种原碱运到张家口以后,经过加
                               热、加水熬成液体,然后滤去杂质,注入木模,再次凝固,即制
                               成大小不同的碱砖、碱块。这种碱砖、碱块投入市场转销,就是
                               口碱。
                                    张家口生产口碱始于何时,现在尚难找到可靠依据,也无文
                               字记载可查。仅据 1932 年修订的《万全县志》记“清代中叶至
                               民国十五年二百余年,张垣碱商已发展甚多”,由此可以证明张
                               家口碱商发家已在三个世纪以前了。《万全县志》还记有:民国
                               五年至民国十五年间“碱商颇获厚利”,“每年运来碱坯多则三万
                               车,至少不下一万车”。可见清末民初张家口制碱业还是个昌盛
                               时期。
                                    民国五年(1916)至民国十五年(1926)间张家口的碱店有
                               金城、元隆、德懋、德恒和裕源五大家,前四家历史较久,裕源

                                                                                     - 165 -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