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张家口政协
P. 75

乐声中走过场,边唱边用热毛巾擦脸,一句唱词唱完,转眼换
                                成了净脸,观众啧啧称赞他的换脸功夫,他的马鞭功至今在民
                                间老艺人和晋剧爱好者中间广为传颂。
                                    “河南红”在张家口园馆班子中出了名,引起京城王爷戏园
                                “魏生馆”的重视。派人到张家口将他劫去,后又被“一撮毛”
                                的徒弟“大老虎”、“二老虎”等人擒了回去。
                                    名扬三晋的著名大角儿“河南红”,到处受人聘请。他在
                                “吉庆园”唱过戏,蔚州的老财主用重金邀请过他,随后只身在
                                蔚州搭入了张老鳌戏班。可是到了蔚州,“河南红”的调门、唱
                                腔、乐器等与当地的格调不合拍。蔚州张老鳌班既不是晋剧又不
                                是京剧,更不同于蔚州的秧歌。“河南红”进了蔚州戏班,有艺
                                难献,有才难施,他的演技绝招无法施展,反而经常招来观众的
                                “倒好”。于是,从此,引出一则笑话:“河南红下蔚州——窝
                                心到家。”“河南红”在蔚州实在无法呆了下去,便辞班离去。
                                可是他提前花光了戏班的包银,双手空空,欲走不能,欲在不
                                成,进退两难。后来独自逃跑,被班主张老鳌抓了回来,念其
                                是名角只罚了他二十吊铜钱,让他顶份子免去吊打,多会顶完
                                多会放他走。就这样又继续住在这个戏班里,打下手做配角。
                                直到顶完份子,饿着肚子回到张家口。
                                    “河南红”戏路宽,肚子里玩艺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是在宣化、常峪口一带流传着,“河南红”气死名角“小二
                                宝”的一段传说。(“小二宝”,山西人,工须生,年轻,是山西
                                梆子后起之秀)有一次,常峪口村人要看“小二宝”与“河南红”
                                两大名角的戏,要他俩在台上比高低。“河南红”骑着毛驴带着
                                戏箱提前赶到了常峪口。“小二宝”中午才到。“小二宝”到村后
                                常峪口人点戏唱《斩子》,“河南红”扮演八王,“小二宝”饰杨
                                六郎。戏一开始,二人各有高低,戏唱到六郎向八王交印时,“河
                                南红”就把印接了过去。按剧情八王不该接六郎交给的印。这样,
                                “小二宝”既下不了台,又没唱词了。可是“河南红”接上印

                                                                                       67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